自去年12月《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气候行动的势头开始提速,加快加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被迅速纳入到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议程上。但该协定能否真正推动CCS的进一步发展呢?碳捕集与封存(CCS)作为一套可以阻止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的技术途径,可以说是通往未来低碳世界的桥梁。

为了实现未来低碳世界的目标,国家对加速减排以及增加公共和私人研发资金的承诺将有助于推动CCS的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的使用,CCS有潜力在以化石燃料驱动的发电行业及能源密集型工业中帮助减排。现已有十个国家将CCS纳入其在巴黎气候大会所做出的自主减排承诺中,其中包括中国、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这几个CCS的主要参与国以及马拉维等一些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表示如果CCS经济可行,他们对推广该技术非常感兴趣。此外,巴黎会议上,亚行和中国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联合发布了亚行支持的“CCS中国发展路线图”;由国际知名环保机构组成的CCS联盟也发布报告阐述CCS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号召未来五年个各国政府企业加大对CCS的投入 。

企业、政府和国际机构对碳定价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会有助于CCS产业的发展,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定价可以帮助碳捕集与封存获取收益,最终使得碳价足够昂贵,从而促进CCS广泛的利用。对CCS来说,还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由20个成员国组成的“创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倡议承诺未来五年在清洁能源研发上的支出翻一番。

愿景VS.现实

国际能源署(IEA)2015年预计,在2050年,CCS技术将贡献全球减排量的1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称,如果不采用CCS技术,将很难完成减排目标。《巴黎协定》也肯定了为了减少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必须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1.5℃(2.7℉)以下(较工业化前水平), 因此CCS技术开发迫在眉睫。

虽然在21世纪初世界对碳捕集与封存的发展非常乐观,但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CCS的发展应用却一直未达到预期。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 Global CCS Institute)报告目前有15个大型CCS项目在运行中,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达到了2,800万吨。美国是CCS领域的领先国家,其次是加拿大、挪威等一些国家。不过从一些近期规划的项目来看,未来CCS的主要部署将在中国。在2014年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承诺在2020年左右建成国内第一个大型CCS综合示范项目,并计划每年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同时,一些相对小型的项目也正在计划和行动中。

到2017年,世界将会新增7个大型项目,届时全球将有22个CCS项目,年碳捕集量将至4000万吨。虽然成效显著,但是远远未达到IEA制定的21世纪中期目标:2030年,年封存量实现20亿吨,2050年实现70亿吨。要实现15年和35年后的这些宏伟的目标,当下必须奠定良好的基础。

CCS应用的发展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阻碍:相比其它清洁能源技术,CCS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项目失败风险较大,影响了公共和私有部门投资的积极性。也有观念认为,CCS只适用于发电行业,并且被视为继续使用煤炭的借口。事实上,CCS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电行业之外的缺乏减排手段的工业流程,以及生物能源和制造业中。此外,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发展CCS技术,但是如果增进全球层面的协调将有利于加速该进程。通过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先进煤技术联盟,世界资源研究所在促进CCS跨国技术合作和知识技术共享中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

放眼未来,目前CCS的部署路径与在2050年CCS实现13%的减排目标之间仍有差距。《巴黎协定》里提到的“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温室气体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意味着需极大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碳汇,如森林及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要实现这样宏伟的减排目标,就必须加速CCS项目的开发、示范和应用。同时, 在CCS技术领先国家中开展积极合作也将极大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作者:Katie Lebling: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数据研究人员 

        杨晓亮: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项目CCS团队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