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全球正处在历史关键时刻。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中国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出已出现下降趋势。疫情的发生必将对当前的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快速推进。然而,疫情影响下更加动荡的地缘政治、全球经济发展的极大不确定性,以及日益加剧的气候危机,都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过去四十多年飞速增长所依赖的三大主要动力——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已无法支撑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Chart: China's urbanization, marketiz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ends from 1978 to 2016

图:1978-2016年中国城镇化、市场化和外国直接投资变化趋势

为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助力中国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城市转型联盟(Coalition for Urban Transitions)的支持下,自2018年起合作开展新气候经济下新型城镇化项目。2020年6月6日下午,项目举办了线上研讨会“中国城镇化的新机遇研讨会暨十四五规划愿景报告发布会”,发布报告《中国城镇化的新机遇:十四五规划愿景》(报告下载链接附文末),并邀请国内和国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十四五”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机遇与路径。

“实现疫后绿色复苏至关重要,中英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重要事务上继续保持密切合作。”--- Jenny McInnes

英国商业、能源及产业策略部国际气候基金伙伴关系和能力建设联席副主任Jenny McInnes在致辞中感谢了项目团队的工作,并提出中英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重要事务上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她强调,在现阶段实现绿色转型变得更为重要,绿色的经济复苏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最大化减排,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推动中国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齐晔

项目负责人,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教授介绍了报告内容。面对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报告识别了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三大动能,希望帮助中国在未来十年通过推动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的转型升级,并且避免巨大环境成本导致的困境。

  • 动能1:构建新型国家城市体系,以基本的城市服务和世界级的公共交通系统为支撑,实现城镇化从沿海向内陆地区的转移,平衡区域间协调发展;
  • 动能2:建设更紧凑、更联通和更清洁的城市,推动城市向低碳、气候韧性方向转型,应对自然资源退化和气候变化;
  • 动能3:改革地方治理体系、全国财政体系,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创造持续的资金流,重视并加强远期的城市规划。

为释放新动能,报告列出了政府需要考虑的三大优先领域,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 要点1:将可持续城市置于中国“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核心,构建新型国家城市体系,推动更紧凑、更联通、更清洁的城市发展。国家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在能源改革、产业发展、治理创新、金融改革和交通系统优化等方面的引导和激励,推动中国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
  • 要点2:研制时间表,逐步用新能源汽车代替化石能源汽车,投资公共交通,减少对化石能源和材料的需求,推动清洁能源革命,建设更紧凑、更联通、更清洁的韧性城市;
  • 要点3:国家交通预算向公共交通倾斜,改革所得税制、开征房产税,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能力,建设可持续的中央和地方融资体系,并对地方治理和城市规划能力进行配套性改革。

"应从安装屋顶光伏发电、加强自行车道建设、扩大超高压电网建设、增加数字技术投资、发展地摊经济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等六个方面增强城市社会经济韧性,推动城市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仇保兴

疫情正在改变城市的发展,私家车和自行车的出行比例均在增加,数字化转型明显加速,地摊经济重新受到鼓励,乡村振兴受到关注,这些改变对应对气候变化有利有弊。在各级政府制定疫后经济社会复苏计划之际,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增强城市社会经济韧性,推动城市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 通过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达到既能节能减排,又能解决公共卫生、老龄化,及社区医院短缺等问题的目的。例如,利用今年中国要改造七百万套老旧小区的契机,推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可以在节省小区居民用电成本的同时,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光伏使用的玻璃材料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并解决老旧小区防水问题。
  • 通过加强绿道和自行车道的建设、停车管理,和推动共享单车及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减少交通排放。骑自行车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改善健康。
  • 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是超高压的输送问题。因此,扩大超高压电网建设,解决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的瓶颈问题,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可再生能源,从而推动地方城市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来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发挥充电桩在电网中的调峰辅助服务作用,推动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实时调控和调峰辅助服务,解决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和光伏发电不具备调峰能力的问题。
  • 增加数字技术投资,促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可以与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减少碳排放。例如通过计量和比较居民的碳排放情况,引导居民消费行为的转变;政府开通网上办事平台,减少居民相关的出行及交通排放;通过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助力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限制私家车的无序增长与使用等。
  • 城市需要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地摊经济不仅可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还可以通过实现蔬果生产就地化、本地化,以减少蔬果运输所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于地摊的管理可以借鉴巴黎、东京、波士顿和纽约等发达城市的经验,划定地摊的区域、规定地摊开放的时间,并要求地摊主负责各自摊位的整洁,避免地摊经济可能带来的街道脏乱、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实现清洁、活力、韧性的城市发展。
  • 通过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OD),以及加速城际高铁和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建设紧凑型城市,减少耕地占用,实现低碳交通。同时,加强自行车道和绿道建设,解决TOD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减少居民对私家车的依赖,推动绿色交通出行。
  •  

“2020-2030年是中国的窗口期,是中国向全球展现大国领导力的关键时刻。中国可以向全球展示,疫后的经济复苏措施如何加速向低碳、可持续的经济转型。”---Nicholas Stern 爵士

气候经济学之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格兰瑟姆研究所所长、皇家经济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联合主席Nicholas Stern爵士指出,如今全球面临巨大的经济萧条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业和商品价格等,对社会稳定产生冲击。考虑到气候危机将会产生比新冠疫情更为严峻的影响,因此,在疫后复苏过程中需要明确中国所处的位置。

Nicholas Stern爵士认为疫后复苏将经历三个阶段:

  • 挽救期:首要任务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挽救生命,同时确保没有大规模人群失业,经济不崩溃;
  • 复苏期:推动经济复苏,重启经济。在这一阶段就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长期发展的路径,创造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岗位,而不是重蹈过去的覆辙;
  • 转型期:在复苏期基础上继续推动绿色、可持续的经济转型,实现绿色、紧凑、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他表示改善公共卫生、应对气候变化和加速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并不冲突。对低碳措施的投资能够产生健康效益,健康的人口对经济产生的压力也更小,因此城市是能够在变得更加繁荣的同时更具韧性。

Nicholas Stern爵士同时还强调了疫后复苏中中国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已经在塑造未来世界的格局和舞台。2020-2030年是中国的窗口期,中国的疫后复苏和“十四五”规划会受到全球瞩目,这是中国向全球展现大国领导力的关键时刻。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向全球展示,疫后的经济复苏措施如何能够加速向低碳、可持续的经济转型。

“为确保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十四五’期间最关键的是推动重点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同时要加强碳市场的建设,促进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何建坤

就疫情之后中国如何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问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认为,在“六稳六保”的基础上,中国目前推动的新基建投资以发展数字经济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着重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的发展,是以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为导向的。他同时还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和城市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十四五”期间推进重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以及重点行业,尤其是钢铁、水泥这种高耗能的原材料产业,实现碳排放达峰,从而保证2030年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此外,“十四五”期间要加强碳市场的建设,促进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需要多中心、均衡化发展。其中,特大城市减量发展,大中城市融合发展,中小城市特色发展,实现功能融合、职住平衡和空间均衡。”---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代理党委书记、所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指出,“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健康优先、品质导向,坚持低碳和谐发展。这意味着中国城镇需要多中心、均衡化发展,其中包括特大城市减量发展,大中城市融合发展,中小城市特色发展,实现功能融合、职住平衡和空间均衡。尤其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应该强调人与自然融合、产城融合、产业融合、空间重构,以及资源均衡化发展,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实现低碳和谐城市建设。

“城市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三大抓手。”---石敏俊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民大学教授石敏俊介绍了可持续城镇化的三个抓手。首先,城市环境治理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例如只有3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比例较低,都需要加速可持续城镇化的建设。其次,推动国家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大对低碳措施和技术的相关投资,并和城市的环境治理相结合。在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城市韧性,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及极端气候事件等。最后,加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市间协同发展。

 “‘十四五’期间会更加强化绿色交通的目标,加大在战略层面、行动计划层面,以及中央投资和财政资金引导层面的力度。”---王先进

谈及疫情影响下“十四五”期间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认为,“十四五”期间会更加强化交通绿色化发展,加大在战略层面、行动计划层面,以及中央投资和财政资金引导层面的力度。“十四五”期间,全国城市交通的绿色出行水平预计要达到75%-80%,营运车辆和船舶的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预计较“十三五”期间下降6%左右,货运和建设领域也都强调绿色、集约发展。

 “通过绿色投资将疫后经济刺激与城市绿色发展相结合,并建议在新基建中考虑民生基建,直接惠及老百姓。”---郭濂

国家开发银行原行务委员、高级专家郭濂认为,需要通过绿色投资将疫后经济刺激与城市绿色发展相结合。建议在新基建中考虑民生基建,以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卫生设施和体育设施为核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导向,直接全方位地改善民生。同时,在各地政府、各部门业绩考核和地方官员升级考核中,增大绿色GDP的比重,提高政府对绿色投资的重视。此外,绿色投资还应该包括对传统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坚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制造业高技术化,扩大新能源比重,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技术创新。

 “‘十四五’期间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无法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到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和城市未来的低碳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何建坤

对于“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认为,由于中国大多数城市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城市主要的碳排放来自产业部门,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促使城市实现碳达峰。与此同时,交通部门和建筑部门的达峰会晚于产业部门的达峰。正因如此,“十四五”期间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无法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到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和城市未来的低碳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推动一部分中国城市比较早地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引领性的作用。

 “中国在疫情后的世界舞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引领全球疫后绿色复苏和未来绿色发展的关键。”---齐晔

项目负责人,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最后总结了会议形成的四点共识:

  • 城镇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也将在疫后复苏和未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 绿色城镇化应该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例如更加关注生命和健康,将绿色投资回报率作为投融资的目标等,将城市环境治理、绿色金融、城市网络、绿色交通、旧城改造等作为绿色复苏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抓手。
  • 中国在疫情后的世界舞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低碳发展、消费内需和债务处理等方面。中国应该是引领全球疫后绿色复苏和未来绿色发展的关键。
  • 未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应该推进一些重点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以推动实现2030年国家碳排放达峰的目标。

更多信息,请查看《中国城镇化的新机遇:十四五规划愿景》

New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Vision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report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