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lerating climate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report launch social media tile

11月8日下午,“气候适应即刻行动” 研讨会暨《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报告发布会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博士主持,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以及国内外多家媒体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 COP26)将大会第二周首日,即11月8日设定为“气候适应日”(Adaptation Day),旨在呼吁全球更加重视气候适应议题。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相关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气候适应上的行动,意义巨大。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国开展气候适应相关工作,WRI于2020年底携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共同启动了“建设更具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研究课题,围绕中国基础设施所面临的风险、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效益及融资可行性展开分析。研究项目的核心产出——《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报告的发布旨在与世界共享中国在气候适应方面的探索,推动建设更具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合作交流处处长陈志华在开幕致辞环节表示:“在此时此刻召开研讨会恰逢其时,对于推动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感谢WRI对中国编制适应战略2035的关注和支持。” 他强调,从全球层面来看,适应方面目标和举措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我们需要秉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加大减排力度,甚至提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依旧无法避免。在适应设施领域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未来气候风险,系统评估韧性投入可能带来的效益,并探索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创新的融资方案和机制,为国内的行动和战略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 ‘十四五’相关适应行动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 

 

系统性聚焦基建气候韧性研究国内尚属首次

《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内首个系统性分析和评估韧性基础设施的研究。研究表明,提前投入气候适应收益丰厚,主要包括规避未来损失、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等三重红利。通过对宁夏、武汉、深圳三个案例中典型气候风险的系统分析,我们研究发现,在气候韧性基础设施项目上每投资1元,未来30年共计可产生2~20元的收益 。荷兰驻华大使馆基础设施与水管理参赞孔博文在阅读《报告》后表示,该研究有助于让各利益相关方更到位、更细致地意识到气候适应的必要性以及目前资金缺口的庞大,有助于各界各国加大对于气候适应投资方面的努力。

《报告》第一作者、WRI经济中心高级环境经济学家丁宏宇博士表示,气候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灾后重建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可能会造成经济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发展停滞或倒退,但是在灾害真正发生之前,风险大小往往难以预估,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加剧的趋势下,气候适应工作就愈发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以现有的认知为基础,增加韧性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未来气候变化可能给我们的经济财产带来的损失。此外,气候韧性基建中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但可以增强城市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降低灾害的同时,城市绿色植被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碳汇,美化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并可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作为此次研究的合作伙伴之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NCSC)主要负责综合分析未来中国基础设施所面临的气候风险。NCSC政策法规部研究员曹颖主任在发布环节介绍了干旱、洪涝、风暴潮这三类在中国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候风险对基础设施的影响。曹颖强调,研究结论显示,随着气候灾害逐渐加剧,未来中国基础设施面临气候风险也将逐步上升。

作为研究的另一合作伙伴,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主要针对韧性基础设施进行了融资机制研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崔莹在发布研究结果时指出,全球韧性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巨大。比如中国在2016到2030年间年均基础设施适应资金的需求缺口约为0.48万亿元人民币。针对《报告》重点讨论的三个案例,研究团队也选取了国际上类似的项目进行分析,以研究类似项目投融资的机制以及中国如何在这些项目中进行经验借鉴。

 

“在气候适应上的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

在“主题讨论”环节,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联合国前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以有着2500年历史的成都都江堰为例,阐述了气候适应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做好适应工作首先要转变认识,即不要将其视为成本或负担,而是一项投资:“当你在兴修能源设施或修建公路时,你不会觉得这是成本,而是视其为投资。应对气候变化也一样,对于基础设施,特别是气候适应型的韧性基建,不应该被视为成本,而应当作一种能够带来回报的投资,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还包括气候、社会等方面。”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马爱民主任表示,NCSC对于28个试点城市在“十三五”期间适应方面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发现在城市层面开展适应工作主要面临理念意识、工作机制、能力建设三个方面的挑战。他也指出,目前中国适应工作已有所提升,包括整体对气候适应的重视程度、监测预警方面的基建完善程度、地方适应行动和探索以及对外经验交流等方面。

在提问互动环节,马爱民主任介绍了中国在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方面的工作进展。他表示,目前,生态环境部已为文件编制建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专家咨询机构,建立了由各个领域专家组成的编写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内容:

  • 战略总体情况:包括对于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影响和形势的分析,未来适应气候变化总体的要求;

  • 明确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所谓重点领域主要是包括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这些领域,包括自然生态与水资源、陆地、海洋等等。也包括容易受到影响的经济社会领域,比如农业、人体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 因地制宜:区域性、对于可能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不同类型的地区从国土空间开发,如何与适应工作相匹配,对于不同工具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面对哪些重点任务;

  • 实施:落实适应战略在我们组织上在政策上需要提供哪些保障性措施,包括科技发展包括能力建设,包括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一些具体工作。

亚洲开发银行(ADB)东亚局首席气候变化顾问吕学都先生指出,如何进一步完善成本和收益量化并将其纳入投资机构风控系统,是气候适应工作面临的难点。他认为要提高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把更多的公共资金引到气候适应上,特别是在不同行业和部门对公共资金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吕学都强调了,必须要努力实现效益量化,再加上政策法规的配合,使之成为“资产”,才能真正地把气候变化应对融入市场,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发金融的力量。他还介绍了亚洲开发银行在适应工作方面的经验,比如ADB在每个项目里都需要进行兼顾“适应”和“减缓”两方面的气候风险评估。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博士在总结会议时表示,“WRI拥有一系列开源的、高质量的全球数据平台,我们希望这些数据库能为中国进一步制定气候适应相关规划提供帮助,通过详实的数据信息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持,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强化气候适应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