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观察:气候与发展
2015年3月3日,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015全球热点观察》,这也是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共同举办该活动。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鞍钢博士共同展望和探讨了全球与中国环境和发展的热点议题,并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

世界资源研究所通过幻灯片分享研究和分析成果,请访问幻灯片链接获取具体信息。
2015年3月3日,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015全球热点观察》,这也是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共同举办该活动。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鞍钢博士共同展望和探讨了全球与中国环境和发展的热点议题,并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
发展融资的格局正迅速发生变化。传统上,国际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但在过去十年,中国和巴西等主要新兴经济体通过不断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大力推动了南南贸易的发展。
中国和巴西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巴西国家发展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对外投资,正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输出国。这些“新兴力量”为旨在获取自然资源、开放市场、建立战略政治关系的重大项目提供资金,并不断加大对水电厂和天然气管道等影响力较大的境外大型项目的资金支持,而这些项目可能会给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在对外发展融资领域绝对引人注目。随着中国经济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该国对外投资也在近年大幅增长。2009年至2010年中国两大国有银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额超过了世界银行。2002年至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290亿美元飙升至超过4240亿美元。
那么,到底哪些因素推动了中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了哪些地区?银行和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达到哪些社会和环境标准?世界资源研究所将就上述问题给出答案,并在更新版幻灯片《发展融资的新生力量:细观中国对外投资》中介绍新的背景信息。
京ICP备17010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