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如何帮助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绿色集疏运体系,降低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给城市带来的空气污染、居民健康危害、交通拥堵以及交通碳排放增长等问题,本文以深圳港集装箱运输量最大的盐田港区(以下或简称盐田港)为例,分析其过度依赖柴油集卡集疏港的问题根源(如基础设施、货源地与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深圳港集装箱运输结构优化措施(“公转铁”、“公转水”与新能源集卡推广)的未来发展潜力,预测深圳港相关规划中运输结构调整目标是否能如期达成,以此搭建情景,并识别未来集疏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的可能措施。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文献搜集、公路流量分析,从货物类型、运输距离、(基础)设施最大运力、运价成本、时效性以及新能源货车技术与成本等方面,分析未来深圳港盐田港区“公转铁”、“公转水”与新能源集卡推广的潜力,构建了三个情景:基准情景、保守情景和强化情景。

情景预测的结果表明:

  • 首先,在二氧化碳减排潜力方面,即便多种措施协同发力,保守情景下盐田港的减排量仍相对有限。值得指出的是,实现强化情景——即完成深圳港相关规划提出的运输结构调整目标,存在较大难度。未来,要想实现盐田港集疏港体系的深度减排,政府与企业需要下决心采取较激进的减排措施。
  • 其次,港口集疏运体系优化有必要协同实现减污降碳。从各项措施减污降碳的效果上看,本研究情景中,“公转铁”措施减污降碳潜力最大。如果集疏港新能源集卡能够实现规模化推广——保有量占比达到95%,新能源集卡推广将有望成为继“公转铁”之后减污降碳潜力第二大的措施。“公转水”可能会导致四种污染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因此,需要研究推广低碳替代燃料与电动船舶等措施,加速船舶能效提升,确保“公转水”发挥减污降碳的协同作用。
  • 第三,除减污降碳的效益外,港口集疏运体系优化也有助于缓解港口与城市在道路资源方面的矛盾,降低集疏港给城市道路拥堵带来的压力。

为实现港口集疏港体系的深度减污降碳,减少污染物对周边居民健康的危害,并缓解港城矛盾,盐田港需要多措并举。这意味着政府部门不应仅关注单一集疏运模式,而是应统筹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等多种集疏运模式,从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技术更新、货源开拓和服务质量提升、多式联运协调机制、其他激励或限制政策等方面综合发力:

  • 首先,加快盐田港公铁水低碳集疏港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技术更新,完善“公转铁”、“公转水”与新能源集卡推广所需的“硬件设施”,促进“公转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 其次,扩展铁路货源,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提升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的需求、时效性与成本竞争力。
  • 第三,建立公铁水联运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多种模式衔接的时效性并降低成本。
  • 第四,考虑出台经济激励或限制性政策(如新能源集卡优先通行措施),激励货主(货代)与运输企业选择“公转铁”、“公转水”与新能源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