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作者 , 和 -
(本文撰写于美国时间11月8日)
本周,气候变化是美国中期选举的选票议题之一。选举结果喜忧参半,但为今后两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提升气候行动留下回旋空间。
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以来,全美各州、各市和私营部门就扛起了领导美国气候行动的大旗。气候行动的支持者们在11月6日中期选举中获得了一些关键胜利,...
- 作者 -
虽然《巴黎协定》的所有缔约国均承诺,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至2摄氏度(2.7至3.6华氏度)以内,但仍有一些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全球如何实现上述控制升温目标?如果无法实现,会有什么后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依托全世界优秀科学家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于近期发表研究报告。约100位科学家分析了如何实现全球升温1.5摄氏度的目标以及升温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总量飞速增长,出行需求持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峻。2017年北京机动车驾驶员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包括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为2小时40分钟。北京每一位通勤者每月平均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时间损失达1075元人民币,占月平均工资的12.7%。...
- 作者 和 -
(英文原文原载于汤森路透基金会网站)
从网约车到自动驾驶汽车,“新出行”服务的涌现令交通领域迎来令人兴奋的时代,但这场出行变革是否能惠及所有人?
去年全球共推出了300多项共享单车服务;优步(Uber)、滴滴出行等网约车服务每天提供4500万次出行;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城市,电动摩托车占短途出行比重不断上升;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日新月异...
- 作者 -
本文英文原文载于《中国日报》
未来十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成为最重要的全球融资发展领域,该倡议促进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数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既涵盖低收入国家,也涵盖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如印尼、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是否具备可持续性...